正聞軌理分二:一、斷器三過,二、依六種想。

現在針對正式聽聞佛法時應該如何行持的方法分兩個部分 : 一、斷除聽聞時的三種過失,二、依照六種思考模式來聽聞佛法。

今初

現在針對第一項斷除聽聞時的三種過失來說明

若器倒覆,及縱向上然不淨潔,並雖淨潔若底穿漏,天雖於彼降以雨澤,然不入內,及雖入內,或為不淨之所染污,不能成辦餘須用事;或雖不為不淨染污,然不住內,當瀉漏之。

以容器的三個狀態來做比喻,如果¹器皿倒蓋、²器皿開口向上但內部不乾淨、³器皿內部乾淨底部卻有破洞,雖然上天降下雨水,然¹器皿倒蓋水無法入內、²就算水能進入卻被髒污所染而不能使用、或³雖是潔淨器皿卻因底部漏洞使水漏光。

如是雖住說法之場,然不 屬耳 ,或雖屬耳然有邪執,或等起心有過失等;雖無上說彼等眾過,然聽聞時,所受文義不能堅持,由妄念等之所失壞,則其聞法全無大益,故須離彼等。

如果在聽聞佛法的現場,沒有專心聽聞佛法,或是雖然有認真聽卻內心卻顛倒執著其中意涵,或是其內心動機有所偏失等,或者雖然沒有那些過失,卻於聽聞佛法時所聽聞之語句與其內涵無法堅固的記在心中,以致遺忘,如此聽聞佛法,不能升起廣大利益,因此必須遠離這些過失。

此三對治,經說三語,謂善、諦聽聞,意思念之。此亦猶如《菩薩地》說:「希於遍知,專注屬耳,意善敬住,以一切心,思惟聽聞。」

要改善以上三項過失,經中有三句短語 : 善巧(此指內心動機純正)、專注聽聞、受持在心中。如此猶如《菩薩地》所說:「希球遍知一切,一心專注,心意虔敬,用一切心力,思惟聽聞佛法。」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